自我、潛意識、下意識、超我

Ego, Sub-conscious, Unconscious, Super-ego

「自我意識組織」已經提出由主導功能主宰的自我意識,也提出劣勢功能使用時會把意識軸顛倒過來,讓他變成暫時的意識主宰。每個人總共有四個意識狀態如下將說明。總稱是「四種精神狀態」(基本概念由John Beebe,完整理論由CS Joseph提出的)。

每個意識狀態基本上需要意識主宰,再來有兩個意識或多或少的適應操作功能。例如ESTJ是Te-Si-Ne(-Fi),意識主宰是Te,Si與Ne來適應。由劣勢功能可進入「潛意識」以Fi主導的INFP模式,而以Ne與Si來適應。「陰影」的部分主要是以「勁敵」Ti為主導的「下意識」,配上Se與Ni操作,然後離自我意識最遠的是第八功能「惡魔」的Fe,是「超我」的主宰。這四個意識狀態還來不同特質,但此處先提出進入是由給個主宰功能的,若從「自我意識」到「超我」也得經過「下意識」。

先觀察以下若主導功能屬於J類,那麼所有主宰功能都是,而適應操作都是以P類,這種人榮格叫做理性(rational)類,因為都是判斷,反過來P類主導,其他主宰也是P類,而以J類適應環境。其實一個人只要知道他8個認知功能位置的P類與J類的任何一個功能,就可以知道所有其他,例如「第三」是Ne,那麼輔導是Si,而陰影是Se-Ni。

狀態變化

狀態變化(state transition)是從A狀態意識主宰轉入B狀態,當下心態與期間決定好歹,是不是自願還是被迫也有影響。一般狀態變化有如下幾個:
自我意識 -> 潛意識(劣勢功能):決定害怕與自信
自我意識 -> 下意識(勁敵功能):決定擔憂與相信/信仰
潛意識 -> 超我(惡魔/天使功能):決定愛與恨
如上的關鍵因素是目標狀態的意識主宰使用與感受。

以ESTJ舉例:
自我意識 -> 潛意識 (Fi):害怕自己不是好人,但獲得肯定之後就更有自信。
自我意識 -> 下意識 (Ti):擔心自己不聰明,但若發現自己也可以解決問題就更相信。
潛意識 -> 超我 (Fe):本來不關心他人感受,若一直被感情勒索,可能用負面的方式回報,但若人生其他方面獲得完善而性格也是,那麼有可能會選擇關心與改善其他人(不過仍帶諷刺的方式)。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最自然的精神狀態,最不需要額外花力氣。遇到的問題有兩種原因:若以自我意識無法適應生活環境,不管是原生家庭父母否定他或特別要求孩子有某種功能特質,這可能導致「心理類型誤導」(「type falsification」),例如父母要求用某種方式跟他們互動才能獲得生存需求的滿足,不太能做自己,這樣的話一個孩子要等到由主導功能恢復本性才能改善。第二個問題是以本性,尤其主導與輔導功能適應社會環境,若沒有辦法良好適應,不管在學校或工作,都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問題。

潛意識

進入「潛意識」需要經過劣勢功能,會有兩種狀態,一是壓力,第二是選擇性的。若是壓力之下,被迫進入這個模式,主要是自我意識沒辦法適應環境成功,這種體會很負面,但具體的行為或感受由劣勢功能決定。健康的方式是人已經獲得其他方面滿足,想要探索或克服自己弱點與害怕,在適當的範圍與程度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因為這代表自我意識的整合。逐漸變熟悉之後也可以由此獲得放送,放下過度使用的「英雄」,而獲得意識軸平衡感。榮格當時把劣勢功能命名阿尼瑪(anima)與安妮姆斯(animus)與人本身的性別相反,整合是自我完善重要的部分。總而言之,克服害怕而獲得快樂與自我意識整合。

其實每個人自然而然會往這個地方發展,例如很多相對務實的人在年紀大時開始靠近宗教或心靈發展,而偏向直覺的人,可能隨着年齡而更往感官發展。以前的社會自然支持這種個人發展,不過現代社會要求人符合某種模式,容易失衡而陷入「陰影」。

根據上面的ESTJ舉例,一直往外用Te管理他人工作進步,暫時關心自己價值觀的Fi,成功地利用INFP模式,讓他把自己經驗累積成哲學而分享或教授於他人。

下意識

「陰影」包含所有自我意識之外的四個認知功能,其基本位置功能偏負面(限制、批評、攻擊)。人若沒辦法以「自我意識」再來「潛意識」適應環境,不得不使用意識之外的功能,此處容易卡住,效果也不太好,態度容易負面。不過越熟悉這一層的認知功能也可以逐漸累積一些把握,開始使用意識與下意識的功能,例如ESTJ的自我意識有Si,而Se呆在「陰影」禮,可以開始和用,偶爾給他人某種教訓。這是成熟的好處與代價。

這樣來說,偏向使用「潛意識」就更快樂、多使用「下意識」一般是痛苦帶來的智慧,但可以更成熟。

超我

「超我」於自我意識剛好相反。之前的理論是它想要替代自我,這是很危險,多代破壞性,只有在極少數情況它可以扮有拯救作用的角色。平常「超我」會當作一種社交或做人處事的標準,不過這部應該太認真看待。曾經也有些有趣的例子,例如佛洛依德「Freud」若是INFP,他主導功能是Fi,那麼「惡魔」是Ti,在命名用「戀母情結」等帶貶義的詞。

比較強烈的「超我」使用法,在其他三個狀態都已經精疲力盡時,可以消滅而重設自己的人生。例如ESTJ沒有辦法整理或進行也沒獲得尊重,而且他人怪罪他人格不好(Fi)又笨(Ti),要求用和諧與關心態度,最後一招可能用ENFJ模式窒息對方的。(自己於ESTJ沒那麼熟悉,所以這一段主要是理論推理,剛好ESTJ沒有真正經驗)。

毒品/藥品如何影響狀態變化

心理作用的藥品有幾種,兩大類是刺激劑/興奮劑(stimulant)與 鎮靜劑/安定劑(depressant),包括被標上ADHD的小孩或被診斷有憂鬱症的成人。問題是他們其實是改變狀態的催化劑,但長期帶在非自我意識的狀態一定出問題的。刺激劑會讓人陷入潛意識,酒精也是刺激劑,很多人靠喝酒暫時克制害怕而更發揮自己。鎮靜劑會讓人進入下意識,這說不定是更危險的,若長期把人推到陰影不僅自我發展受影響而且也更靠近超我自爆的狀態。曾經有個INFJ/ESTP因為沒有Si不容易安靜下來聽話,在10-12歲時為了上學每天吃利他能錠,造成上課安靜,但回家後爆發Se為主的ESTP模式。

Loading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