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理論 「Psychological type」分幾個層次來講,從基礎到進階的面向,不過談的內容息息相關,先從基本因素開始:認知功能。
上世紀,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年)當早期的心理醫生(psychiatrist),在瑞士心理醫院(Burghölzli Mental Hostpital)看病人。他態度偏向人文,不認同病人問題只是生物化學失衡(biochemical imbalance),更注重個人心理因素。發現潛意識存在證據讓他靠近當時受主流排擠的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並成為他的學徒。弗氏解釋框架有合理化限制,要學徒發誓不能違背性理論「sexual theory」,而為了名聲掩蓋真理(被榮格問關於自己的做夢內容,只回答 “I cannot risk my reputation”),逐漸兩人之間產生落差與懷疑,榮格不得不為自己所觀察的現象而另走出一條路,導致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學派的建立。榮格對心理界與上世紀人文影響不少,定義心理學幾個新概念,例如原型(archetype)、個人化(individuation)、內外傾(introversion and extraversion)、本我與自我之差異(self and ego consciousness)以及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等。
認知功能之發現
Psychological type核心是意識類型會影響每個人的看法,這是榮格早期的發現,進而經過十幾年研究釐清初步基礎,包含認知功能(cognitive senses, 後來普遍名稱是 cognitive functions)及自我意識組合(ego consciousness)。
早在1904年實驗發現兩種不同的人,一種是內向又主觀情緒,另一種用客觀思維。1913年在慕尼黑心理討論會報告有向內(introversion)、向外(extraverted,後來改稱extroverted)兩種不同傾向。當時已經與Freud分離。1913-1920年期間逐漸分別出不同認知功能,或自己觀察到,或相識學者提出或分析當代及前代文化人物(作家、詩人、心理學家等),以及其他心理學家曾提出性格相關理論( 「psychological type」 前一半都在討論其他人)。結果有四種認知面向(Aspects of cognition):
- Sensation感官認知: 觀察到物質存在
- Thinking思考: 定義物質
- Feeling情感: 判斷物質的價值
- INtuition直覺: 預測可能性 (簡稱用N而不是I避免於內向的Introversion混合)
因前四者分成有接收訊息(Perceiving)及作判斷(Judging)兩種。榮格先意識到判斷功能思考與情感;而情感這個詞不能等同個人感受,更是價值判斷。本來沒想到接收資訊人也會不一樣,但因受其他人指出也認出有感官與直覺之不同。
[如上用粗體字母是因為後面當作代號使用]
這四個認知面向,都有內外之分,因此有「內向思考」與「外向思考」,英文是Introverted Thinking (Ti)與Extroverted Thinking (Te,字母倒過來),總共八個認知功能。認知功能是很核心的概念,常跟人行為與思維有間接或直接關係。將來教你認出,在他人身上辨別出的方式,也會談到相關文化議題。此處先從簡單的描述開始。
認知功能簡介
認知功能有作判斷的 Te, Ti, Fe, Fi 以及接收資訊的 Se, Si, Ne, Ni。
Te外向思考,簡稱理性思考(rational):
找出理性而客觀道理可以判斷所有相關的資料或外在參考點。商業界,尤其執行長CEO平常用這個功能安排人與資源,因為不受他人感情影響,直接判斷客觀事實,找出效能最高的方式。
Ti內向思考,簡稱邏輯(logic):
串聯資訊一個比一個判斷真假(true 與 false),或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功能理工方面的人常需要把握,尤其遇到沒人解決過的問題或驗證解法沒錯。
Fe向外情感,簡稱*(empathy, ethics):
較容易感受到他人的心情,容易陷入取悅他人,希望大家可以和睦相處,重視平等,而找出大家共同認同的價值,亦即倫理。
Fi向內情感,簡稱*(sympathy, morals):
跟Ti一樣是屬於個人的判斷,但不是判斷邏輯的對錯而是以自我價值觀為判斷好壞的標準。
*=情感方面想把Fe跟Fi與中文的 「同理心」 與 「同情心」 對照,但因為還沒確定後者的定義,暫時
每個人不只有單面一個功能,而是內外思考情感各有,所以有 Te的人也有Fi,有Fe的也有Ti。而且他們也不是獨立運作,而是會組合判斷軸(axis of judgment),運作有方向性。例如:「我想幫助你(Fe)解決(Ti)這個問題」,或者 「因大家重視你(Te)所以你自我感良好(Fi)」,此處簡略提出,但後面將用進階理解可以針對人生常見問題獲得新的了解與解決問題的工具。
Se向外感官,簡稱當下及環境意識(here-and-now sensory awareness):
可以當下由感官對環境有高度意識,對球類運動有很大幫助,多數籃球員大量使用這個功能。
Si內向感官,簡稱經驗(memory, past awareness):
生活過程中每個人會累積經驗造成長期印象,不管是熟悉食物的味道或傳統習俗,因為過去享受或痛苦有記下來。文化也是累積的,個人可以依照重蹈覆轍進行他的人生,所以要重視義務感(Duty)。
Ne向外直覺,簡稱潛在可能性意識(future possibilities):
看到外來各種可能性,察覺到他人慾望以便操作他,因此推銷行業(Marketing)常見這個模式,用各種方式影響他人意志。
Ni向內直覺,簡稱個人未來與想象力(personal future):
個人意志力是最大的驅動力,看到可能性而帶動想要做的慾望。選擇自己想要的跟規劃有關係,這種規劃不見得照舊轍,而是各種引起興趣的可能性與未來。
接收資訊也是軸(axis of perception),跟判斷軸一樣,有Ni的人就有Se,有Ne的人就有Si,只是比重不同。例如 「看到未來各種可能性(Ne)受限於個人經驗(Si),反之經過越多(Si)可以預測越精準(Ne)」;或者「看到其他人在做什麼(Se)自己也很想做(Ni)」等,將來會補充很多例子。這個功能在人與人關係,尤其是愛情關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Se的人常要給對方體驗,讓他人記下自己或有好的印象(Si)產生對自己忠誠,反過來看到他人慾望的Ne也很希望有人對自己有慾望(對方要有Ni)。
常去爬山的我認識不少Se強的人,很想帶其他人一起去,給他們留下好印象。因為Se-Ni相關行為更重視自由,主動行動,社會常把Se相關行為視為更男人,反之Si的忠誠與安靜當女性的標準,不過很多女明星或表演者就有Se,而不少男性走保守生涯路線,如醫生或律師也常靠Si。將來會發現不少社會現象與認知有一定關係,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