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格每一類都有其適合的發展方向,主要是肯定其主導,多利用輔導(「父母」為成熟),少依賴第三,但仍然利用(「孩子」樂觀興奮,但不太穩定),隨着生命成長克服劣勢相關的害怕獲得心理平衡與自我意識整合的效果。
社會在某種程度也是有培養其分子的功能,保證參與的人民早晚可有穩定而持續貢獻以便維持社會穩定運作,從家庭教育開始,經過學校,灌輸一般社會價值觀以便指導一般人走到穩定發展。理想理論可以這麼說,其實現實中社會外在塑造對相對頻率最高的用Si的SJ類人(大約40%)最有幫助。分布第二多的SP類(~30%)利用Se,雖然在學校可能被判定為過動,甚至ADHD,但至少還有各種課外活動另有發揮的機會(例如打籃球、跳舞等往外發揮的),而且職場總是有各種工作需要大量跟外面互動或當下處理事情(機械處理、瑜伽老師)之類。
若是N類的(NF與NT加起來才~25-30%),大量身邊人的模式或建議不一定會指出適合自己本性發展或發揮的方向,不過NT「理論家」類因為算「務實」,不見得照規矩,主要還是考慮資料與客觀條件,找出行得通的路,因此常跑到金融或科技業;NF「理想主義/催化家」類的人屬於「合作型」的,還是多想參考大家或聽從他人的,畢竟最終也是要影響其他人,不純為自己謀生,其中INFJ(Te盲點、Se劣勢)與INFP(Se盲點、Te劣勢)兩者比較多遇到發展困難,得另想辦法,當然若只問身邊比較順利發展的人,早就感覺到大部分甚至算良心建議對自己的用途可能具有限制,需要好好的篩選哪些方法真的可以多參考跟利用,已經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此刻「榮格認知心理學」派上用場,可以幫你找適合的建議,或至少快速過濾。具體來說,有幾種關係很適合參考,此處提供一些,但不窮舉,以INFP為例:
- 跟自己同類的人或作家,例如INFP參考INFP:
- 首先參考他們成功發展的方向
- 其次是有沒有克服自己面臨的困難
- 跟自己只有E/I差的類型,例如INFP與ENFP
- I類所有i的功能都屬於樂觀(+)、e類屬於悲觀(–),使用過度小心
例如INFP的Fi跟Si是樂觀的,Ne與Te悲觀,甚至Te劣勢會害怕
若ENFP的Ne跟Te是樂觀的,Fi與Si悲觀,可以多考慮,然後稍微調整自己
- I類所有i的功能都屬於樂觀(+)、e類屬於悲觀(–),使用過度小心
- 再來自己極地相反的,例如INFP-ESTJ,INFP優勢在Fi、Ne,而ESTJ優勢基於Si、Te,剛好是彼此的弱點,兩者之間是彼此的「潛意識」的關係,可以暫時轉換(我看過INFP女性,很擅長換ESTJ模式清潔工作分配指令家人),不過這屬於長遠考量的趨勢,例如ESTJ終生成就可以當哲學家INFP把自己成就的方法教給別人
前面所提的是相關的人類,如下多提互補的: - 認知功能及排列剛好高級互補之類型可以帶來很多與自己角度不同,但有價值的(「無意識」),很適合提高成熟度的,例如INFP可以考慮ENFJ或INFJ類的
- 還有認知功能有某部分的重疊而安排不一樣:
- 自己意識軸(主導與劣勢)比例不均勻(9比1),若人有這一類的操作軸,例如INFP是Fi-Te的意識軸(豎直),然而INTJ有這兩者當第三與輔導(Te-Fi)的操作軸(斜的),使用更為均勻(6比4)而可以調整,同時提供強烈的意志力(Ni)剛好不會卡住在INFP的批評家,另有ESFP是Fi-Te的,但她主導剛好是Se等於INFP的盲點,強烈的Se直接與弱小的Si互動也容易過熱,因此說不定會羨慕,但難以當楷模的作用






如上只是提供某一些關係類型適合參考用的,就由此道理本人(INFJ)也有大量收過益,當初還不知16人格,青少年期間找到極地相反的類型(ESTP)給了我大量成長方面的刺激與模範作用,後來有非常互補的ENFP當創業伴侶,也找過同類同性別年長者當參考人生發展。回頭看發現很多好的關係是因為高度互補,或者彼此成功調整,然而關係發展不怎麼樣來自各種誤解與投射,對於之前愛情關係或者原生家庭理解方面解脫了不少問題。
若想了解某種特定關係,也可以留言詢問:)